诗经全文注释
诗经全文注释1[先秦]诗经
弁彼鸒斯,归飞提提。民莫不谷,我独于罹。
何辜于天?我罪伊何?心之忧矣,云如之何!
踧踧周道,鞫为茂草。我心忧伤,惄焉如捣。
假寐永叹,维忧用老。心之忧矣,疢如疾首。
维桑与梓,必恭敬止。靡瞻匪父,靡依匪母。
不属于毛?不罹于里?天之生我,我辰安在?
菀彼柳斯,鸣蜩嘒嘒,有漼者渊,萑苇淠淠。
譬彼舟流,不知所届,心之忧矣,不遑假寐。
鹿斯之奔,维足伎伎。雉之朝雊,尚求其雌。
譬彼坏木,疾用无枝。心之忧矣,宁莫之知?
相彼投兔,尚或先之。行有死人,尚或墐之。
君子秉心,维其忍之。心之忧矣,涕既陨之。
君子信谗,如或酬之。君子不惠,不舒究之。
伐木掎矣,析薪扡矣。舍彼有罪,予之佗矣。
莫高匪山,莫浚匪泉。君子无易由言,耳属于垣。
无逝我梁,无发我笱。我躬不阅,遑恤我后!
注释:
【1】弁(pán):通“般”、通“昪”,快乐。
【2】鸒(yù):鸟名,形似乌鸦,小如鸽,腹下白,喜群飞,鸣声“呀呀”,又名雅乌。
【3】斯:语气词,犹“啊”、“呀”。
【4】提(shí)提:群鸟安闲翻飞的样子。
【5】榖(gǔ):美好。
【6】罹(lí):忧愁。
【7】辜:罪过。
【8】伊:是。
【9】云:句首语气词。
【10】踧(dí)踧:平坦的状态。
【11】周道:大道、大路。
【12】鞫(jū):阻塞、充塞。
【13】惄(nì):忧伤。
【14】假寐:不脱衣帽而卧。
【15】永叹:长叹。
【16】用:犹“而”。
【17】疢(chèn):病,指内心忧痛烦热。
【18】疾首:头疼。
【19】如:犹“而”。
【20】桑梓:古代桑、梓多植于住宅附近,后代遂为故乡的代称,见之自然思乡怀亲。
【21】止:语气词。
【22】靡(mǐ):不。
【23】匪:不是。“靡……匪……”句,用两个否定副词表示更加肯定的意思。
【24】瞻:尊敬、敬仰。
【25】依:依恋。
【26】属:连属。
【27】毛:犹表,古代裘衣毛在外。此两句毛、里,以裘为喻,指裘衣的里表。
【28】罹(lì):一作“离”,通“丽”,附着。
【29】里:指衣服之里子。
【30】辰:时运。
【31】菀(wǎn):茂密的样子。
【32】蜩(tiáo):蝉。嚖嚖:蝉鸣的声音。
【33】漼(cuǐ):水深的样子。
【34】渊:深水潭。
【35】萑(huán)苇:芦苇。
【36】淠(pèi)淠:茂盛的样子。
【37】届:到、止。
【38】不遑(huáng):无暇,顾不得。
【39】维:犹“其”。
【40】伎(qí)伎:鹿急跑的样子。
【41】雉(zhì):野鸡。
【42】雊(gòu):雉鸣。
【43】坏木:有病的树。
【44】疾:病。
【45】用:犹“而”。
【46】宁:犹“乃”、犹“岂”,竟然、难道。
【47】相:看。
【48】投兔:入网的兔子。
【49】先:开、放。
【50】行(háng):路。
【51】墐(jìn):掩埋。
【52】秉心:犹言居心、用心。
【53】维:犹“何”。
【54】忍:残忍。
【55】陨:落。
【56】酬:劝酒。
【57】舒:缓慢。
【58】究:追究、考察。
【59】掎(jǐ):牵引。此句说,伐木要用绳子牵引着,把它慢慢放倒。
【60】析薪:劈柴。
【61】扡(chǐ):顺着纹理劈开。
【62】佗(tuó):加。
【63】浚(jùn):深。
【64】由:于。
【65】属:连接。
【66】垣:墙。
【67】逝:借为“折”,拆毁。
【68】梁:拦水捕鱼的堤坝,亦称鱼梁。
【69】发:打开。
【70】笱(gǒu):捕鱼用的竹笼。
【71】躬:自身。
【72】阅:被收容。
【73】遑:闲暇。
【74】恤:忧虑。
作品赏析:
全诗八章,每章八句。首章以呼天自诉总起,先言“我独于罹”的忧伤和悲痛。作者以“弁彼鸒斯,归飞提提”的景象为反衬,以“民莫不谷,我独于罹”为对比,以“心之忧矣,云如之何”为感叹,充分揭示他内心沉重的忧怨之情。他无罪被逐,只有对天呼喊:“何辜于天?我罪伊何?”第二章就他放逐在外的所见景象,抒发自己内心的伤感。平坦大道上生满了杂乱的茂草,象征他平静的生活突然产生了祸端。他愤怼悲伤,“惄焉如捣”,卧不能寐,“疢如疾首”,并容颜早衰,诗句形象地展示出他忧怨交织的心情。第三章叙述他孝敬父母而反被父母放逐的悲哀。他虽然面对父母所栽的桑梓“必恭敬止”,对父母怀有恭敬孝顺之心,但和父母的关系是“不属于毛,不罹于里”,所以只有无奈地归咎于上天:“天之生我,我辰安在?”语言极其沉痛。第四、五两章又以在外所见,叙述自己苦无归依、心灰意懒的痛苦心情。“菀彼柳斯,鸣蜩嘒嘒;有漼者渊,萑苇淠淠”,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,而自己却“譬彼舟流,不知所届”;“鹿斯之奔,维足伎伎;雉之朝雊,尚求其雌”,多么欢畅而富有生机,而自己却“譬彼坏木,疾用无枝”。他孤苦一身,漂荡无依,其内心的痛苦忧伤,别人是无法理解的,更见逐子失亲的悲痛。第六章埋怨父亲残忍,不念亲子之情。他说,野兔投网还有人放走它,人死于道路还有人埋葬他,而父亲忍心放逐自己,只有使自己“涕既陨之”了。第七章指责父亲,揭示出了被逐的原因。他指出,“君子信谗”,不仅“不舒究之”,反而“如或酬之”,结果颠倒了是非、曲直,“舍彼有罪,予之佗矣”。于是,诗人的内心也由“忧”进而“怨”了起来。最后一章,进一步叙述自己被逐后的谨慎、小心而警戒的心情。他感到他的灾祸背景就像山泉那样高深难测,因而警惕自己“无易由言”。因为“耳属于垣”,会随时让坏人抓住把柄、进谗陷害。但这四句,又有些痛定思痛的意味,既求告人们不要再去触犯他,又心灰意懒地感到后事难卜、前途渺茫。这四句亦 ……此处隐藏12744个字……内辔纳于觖,故四马皆言六辔,经未有言五辔者。”又引孔广森语曰:“四之、五之、六之,不当以辔为解,乃谓聘贤者用马为礼。三章转益,见其多庶。《觐礼》曰:‘匹马卓上,九马随之。’《春秋左传》曰:‘王赐虢公、晋侯马三匹。’‘楚公子弃疾见郑子皮以马六匹。’是以马者不必成双,故或五或六矣。”
从诗艺上说,“在浚之郊”“在浚之都”“在浚之城”,由远而近,“良马四之”“良马五之”“良马六之”由少而多,章法是很严谨的,而“何以畀之”“何以予之”“何以告之”用疑问句代陈述句,摇曳生姿。如果按“访贤说”,那么此诗反映访贤大夫求贤若渴的心理可谓妙笔生花。
诗经全文注释13沔彼流水,朝宗于海。
鴥彼飞隼,载飞载止。
嗟我兄弟,邦人诸友。
莫肯念乱,谁无父母。
沔彼流水,其流汤汤。
鴥彼飞隼,载飞载扬。
念彼不迹,载起载行。
心之忧矣,不可弭忘。
鴥彼飞隼,率彼中陵。
民之讹言,宁莫之惩。
我友敬矣,谗言其兴。
注释:
【1】沔(miǎn):流水满溢貌。
【2】朝宗:归往。本意是指诸侯朝见天子。《周礼·春官大宗伯》:“春见曰朝,夏见曰宗。”后来借指百川归海。
【3】鴥(yù):鸟疾飞貌。
【4】隼(sǔn):一类猛禽,中国常见的有游隼等。
【5】载:句首语助词。
【6】嗟:嗟叹。“嗟”字贯下两句,意即嗟叹我的兄弟即国人、诸友。
【7】邦人:国人。
【8】念:“尼”之假借,止。
【9】汤(shāng)汤:义同“荡荡”,水大流急貌。
【10】不迹:不循法度。
【11】弭(mǐ):止,消除。
【12】率:沿。
【13】中陵:陵中。陵,丘陵。
【14】讹(é)言:谣言。
【15】惩:止。
【16】敬:同“警”,警戒。
【17】谗言其兴:谗言如此兴盛。其:如此。
作品赏析:
全诗共分三章,第一章写诗人对当权者不制止祸乱深为叹息,指出祸乱发生,有父母的人会更加忧伤。第二章写诗人看到那些不法之徒为非作歹,便坐立不安,忧伤不止。第三章写无人止谗息乱,诗人心中愤慨不平,劝告友人应自警自持,防止为谗言所伤。一方面由于环境险恶,另一方面这是一首抒情诗,所以诗中对祸乱没有加以具体叙述,而只是反映了一种不安和忧虑的心情。忽而写丧乱不止忧及父母,忽而写忧丧畏谗,忽而劝朋友警戒。透过诗句使读者看到了诗人的形象。他生当乱世,却不随波逐流,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,关心国事,对丧乱忧心忡忡。动荡的社会让他不得安宁,与“不肯念乱”的当权者形成强烈的对比。他爱憎分明,既担心丧乱殃及父母,也担心兄弟朋友遭谗受害,对作乱之徒充满了憎恨。
另外,比兴的表现手法在这首诗中也用得很有特点。每章开头四句(末章似脱两句)连用两组比兴句,这在《诗经》中很少见。首章以流水朝宗于海,飞鸟有所止息暗喻诗人的处境不如水和鸟。次章以流水浩荡、鸟飞不止写诗人忧心忡忡而坐立不安。末章以飞鸟沿丘陵高下飞翔写诗人不如飞鸟自由。诗中比兴的运用虽然大同小异,但决非简单的重复,而是各自有所侧重。不仅暗示了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容,有较明确的引发思路的作用,而且让人感到新鲜贴切,增加了诗的艺术表现力。
从这首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忧乱畏谗的感叹和沉痛的呼喊,而这正是对“分明乱世多谗,贤臣遭祸景象”(方玉润《诗经原始》)的高度艺术概括。
诗经全文注释14[先秦]诗经
肃肃鸨羽,集于苞栩。王事靡盬[1],不能蓺[2]稷黍。
父母何怙?悠悠苍天!曷其有所?
肃肃鸨翼,集于苞棘。王事靡盬,不能蓺黍稷。
父母何食?悠悠苍天!曷其有极?
肃肃鸨行,集于苞桑。王事靡盬,不能蓺稻粱。
父母何尝?悠悠苍天!曷其有常?
【注释】:
肃肃:鸟翅扇动的响声
鸨:音保,鸟名,似雁
苞栩:丛密的柞树
[1]:音古,闲暇
[2]:音易,种植
①肃肃:鸟翅扇动的响声。鸨(音保):鸟名,似雁而大,群居水草地区,性不善栖木。
②苞栩:丛密的柞树。苞,草木丛生;栩,柞树。
③靡:无,没有。盬(音古):休止。
④艺:种植。稷:高粱。黍:黍子,黄米。
⑤怙(音户):依靠,凭恃。
⑥曷:何。所:住所。
⑦棘(音及):酸枣树,落叶灌木。
⑧极:终了,尽头。
⑨行:行列。一说鸨腿;一说翅。
⑩常:正常。
题解:徭役繁重,劳动人民不能耕种以养父母的控诉。
译文:
大雁簌簌拍翅膀,成群落在柞树上。王室差事做不完,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。
靠谁养活我爹娘?高高在上的老天爷,何时才能回家乡?
大雁簌簌展翅飞,成群落在枣树上。王室差事做不完,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。
赡养父母哪有粮?高高在上的老天爷,做到何时才收场?
大雁簌簌飞成行,成群落在桑树上。王室差事做不完,无法去种稻子和高粱。
用啥去给父母尝?高高在上的老天爷,生活何时能正常?
诗经全文注释15浚哲维商,长发其祥。洪水芒芒,禹敷下土方。外大国是疆,幅陨既长。有娀方将,帝立子生商。
玄王桓拨,受小国是达,受大国是达。率履不越,遂视既发。相士烈烈。海外有截。
帝命不违,至于汤齐。汤降不迟,圣敬日跻。昭假迟迟,上帝是祗,帝命式于九围。
受小球大球,为下国缀旒,何天之休。不竞不絿,不刚不柔。敷政优优。百禄是遒。
受小共大共,为下国骏厖,何天之龙。敷奏其勇,不震不动,不戁不竦,百禄是总。
武王载旆,有虔秉钺。如火烈烈,则莫我敢曷。苞有三蘖,莫遂莫达,九有有截。韦顾既伐,昆吾夏桀。
昔在中叶,有震且业。允也天子,降予卿士。实维阿衡,实左右商王。
注释:
殷高宗时祭天。一说叙述殷商的起源。
濬(音俊)哲:明哲。外大国是疆:以外国为中国之境。幅陨:幅员。广均。有娀:国名。一说契母。将:大。长大。
玄王:契。桓:大。拨:治。履:礼。遂:遍。视:巡视。发:行。相土:商王契孙。烈烈:威武貌。截;整齐。
跻(音积):升。祗(音其):敬。九围:九州。
球:俅,法也。缀旒:表率。休:美誉。絿(音求):急。一说指松缓。优优:平和貌。遒:聚。
共:拱,法也。骏厖:庇护。一说良马。戁(音难,三声):恐惧。竦(音耸):恐惧。
武王:商汤。虔:牢固。曷:遏的假借。苞:本指夏桀。三蘖:指韦、顾及昆吾。
有震且业:有威且大。一说指发生动乱真是危急。阿衡:伊尹的官名。指伊尹。左右:助。
文档为doc格式
Copyright © 2025 鸿盛学习网 www.enyuancaifu.com 版权所有